本报4月22日讯 今天,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山东提升生育服务水平、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情况。得益于强化生育支持政策供给的一系列“组合拳”,去年全省出生人口较2023年增长6.39%。
我省始终将妇女儿童事业置于优先发展战略地位,推动妇幼服务体系持续完善、服务能力稳步提升。2024年,全省孕产妇死亡率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4.09/10万、2.56‰和3.14‰,妇幼健康核心指标达到历史最优,处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先进水平。
省委、省政府部署开展多项妇幼健康重点民生实事。其中,计划年底前,推动所有公立精神专科医院设置精神(心理)门诊,全省70%的妇幼保健机构开设儿童心理卫生门诊,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儿科及儿童保健服务全覆盖。此外,开展早孕关爱行动,落实无痛分娩椎管内麻醉术、术后镇痛等医疗服务项目及治疗性辅助生殖项目医保支付政策。
我省分阶段稳步推进“两个友好”医院建设。生育友好方面,实施孕期至产后全程专属服务,重点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,纳入常规保健与产后访视。设立生育评估门诊,减少非必要手术操作,推广药物镇痛分娩,开展产后多项保健服务。儿童友好方面,引入“1米高度看医院”的儿童视角,打造舒适有趣环境,设置卡通候诊区、儿童专用采血窗口等设施,强化安全防护。到2027年年底,让85%儿童享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。推动省市优质儿科专家下沉,每个县重点建设1家基层儿科特色卫生院。
我省针对妇女儿童不同生命阶段健康问题精准施策,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。其中,在妇女疾病防治方面,持续推进消除艾滋病、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。2024年,“三病”母婴传播率均低于国家目标值,我省成为全国第二批消除母婴传播的省份。“两癌”筛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超90%,宫颈癌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。我省以3年为周期,为35-64岁农村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免费开展“两癌”筛查,今年还将组织专业团队上门筛查,及时反馈结果并跟踪管理。
我省还将提高优生保障服务水平纳入了今年2月份发布的全省20项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中。提高优生保障服务水平民生实事主要是推进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4种遗传代谢性疾病(新生儿苯丙酮尿症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葡萄糖-6-磷酸脱氢酶缺乏症)筛查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