焊花在暮色中划出金色弧线,工程机械的轰鸣声与塔吊的升降声交织,汇成一曲城市建设的交响乐。在槐荫区的经十路北侧、腊山河西路东侧,建筑面积约15.7万平方米的商业“巨舰”——济南西客站TOD综合体南区(龙湖天街)已雏形显现。这座济南首个“TOD(公共交通导向)+POD(公园城市导向)”双模式商业旗舰,正以“轨道上的城市会客厅”姿态,为西部城区跃动商业新脉搏。预计今年下半年,当山东最大“龙湖天街”第一盏景观灯点亮,泉城市民的品质生活图景将拉开新的帷幕。
济南西客站TOD综合体南区(龙湖天街)
筑城:经十路黄金轴上的生长奇迹
进入济南西客站TOD综合体南区(龙湖天街)项目施工现场,BIM 建模屏上的三维建筑正与实地塔吊“隔空对话”:工程师指尖滑动间,虚拟梁柱精准嵌入实体建筑的钢筋丛林。“1200名建设者夙兴夜寐,精装样板段预计4月底亮相。”项目负责人介绍。
项目的选址堪称“黄金坐标”:向北5分钟车程直达“一院四馆”等文化地标集群,向西不远就是济南西站,项目周边将有4条轨道交通线路。更引人注目的是其辐射能力——伴随着济南西站的高铁穿行,1小时通勤圈在济南都市圈如涟漪扩散,长清大学城的青春脸庞、德州扒鸡的浓香、东昌湖的波光、泰山的巍峨轮廓……形成“高铁+地铁”双引擎驱动的超级流量入口。
创变:当TOD遇见POD,商业基因如何改写?
“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购物中心,而是一个与城市共生长的活力场,是会‘呼吸’的城市生命体。”项目总设计师用激光笔指向沙盘,展示项目的制胜密码:TOD+POD双模式开发。
在TOD维度,“4条轨道交通线路环绕+经十路城市主干道+30余个公交站点”实现全城通达。“交通流量”转化为“商业留量”的乘数效应,通勤族的脚步能直接“滑入”咖啡香气弥漫的商场。
而POD模式则让自然生态与商业空间无界交融:外广场将打造长达2000米的24小时景观带,包含城市花海、萌宠乐园、骑行驿站、童心庄园等四大户外场景,消融都市与自然边界,给予“逛街”全新的注解。“未来你会看到,有人在花海中自拍,有人牵着狗路过书吧,有人从地铁出来直接踏上骑行道,商业与生活的边界就在这些场景里消融。”项目总设计师向记者介绍道。
商业旗舰进阶为复合场域,既是品牌秀场,也是集生活、社交、家庭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多元公共空间。项目招商负责人透露,项目规划了40%以上的区域首店,UME影城西城首个IMAX激光厅、HARLIN'SWORLD运动公园旗舰店等主力店已签约入驻,未来还将引入更多全新业态。附近某科技企业行政主管赵女士充满期待:“过去客户来访总要奔波到东城消费,今后我们1公里生活圈就能提供国际化商务配套。客户出高铁,15分钟就能在这儿喝上精品咖啡,谈完事还能直接体验VR运动,不用再来回奔波了。”
进入项目第四、五层楼,映入眼帘的是正在抓紧建设的济南唯一全时段生态社交空间——“城市客厅”。超15米挑高的空间正对车水马龙的经十西路与绿意盎然的腊山,阳光透过钢架结构在地面投下几何光影。未来,这里会是新闻发布会的会场,会是品牌首秀的T台,也是人们的下午茶驿站、孩子们的手工课堂,甚至是社区的电影节现场。
焕新:百万人口的“生活朋友圈”正在扩容
家住西客站片区的王女士每天都会在送女儿上学的路上,关注项目建设进展,盼望在家门口购物休闲娱乐的梦想早日成为现实。
对槐荫区而言,该项目更是能级跃升的支点。“项目开业后,在填补区域内优质商业空白、提高业态丰富度、提升消费层次、升级购物体验等方面极具竞争优势,将补齐片区高端商业短板,与周边文化场馆形成‘商业+文化’双轮驱动,助力打造省会城市副中心。”槐荫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项目5公里内覆盖人口超百万,据测算,正式开业后将提供7000余个就业岗位。
暮色中的工地依然热闹,建筑轮廓在腊山河水面投下光影。这不是简单的商业体,而是一座“轨道上的活力城邦”:交通是骨架,让人流如血液般循环;商业是肌理,生长出多元生活场景;生态是呼吸,让钢筋丛林拥有自然的温度。2025年的某个黄昏,当景观灯点亮“城市飘带”,这里升起的将不仅是灯火,更是一座城区向新而生的时代宣言——属于泉城的商业新故事,正从这片热土上拔节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