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肖明君
济南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聚力推进“项目提升年”,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。根据两会期间书面印发的相关材料,今年全市将加快55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,完成年度投资2000亿元以上。在项目谋划招引方面,全年将谋划项目4500个以上,其中产业类项目3200个以上。
随着一波又一波的项目落地,济南市“项目为王”三年三步走的路径日渐照进现实。从“项目突破”到“项目深化”,再到“项目提升”,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因循和叠加,而是体现了项目本身从落地到生根的“闭环式运作”。一个优质项目真正落脚济南,做到“水土相服”,客观上需要一个过程,不是引进来就万事大吉了。这就需要各级各部门真正树立“项目为王”理念,强化责任担当、强化要素保障,当好服务项目和企业的“店小二”。说到底,只有好的服务才能打动人,才能集聚项目、留住项目。可以这么说,高质量公共服务,就是项目的“生根剂”。
那么,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“店小二”?对于这个职业,以前常言“迎客三分笑,引路半弯腰”,说的其实就是一种服务姿态,放低身段、主动服务,而不是以我为主、看我脸色。对于大大小小的企业,乃至普通办事群众,一旦高高在上,就有了“店大欺客”的做派,这是发展的大忌。当下的城市竞争,表面上是区位优势、项目资源和人才集聚能力的竞争,在更深层次上其实是城市服务品质的比拼。树立起“店小二”思维,坚决祛除“衙门作风”,践行“一道门办事”“一次性告之”办事原则,以真心实意的服务营造良好环境,是“项目提升”的“内在提升”,不可忽视。
始终秉持“店小二”思维,聚焦市场主体需求,用心用情服务,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,济南推出了一系列定制服务和恒温举措。尤其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,全市积极推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,打造“一件事”应用场景133个,3项改革案例获全国推广;“泉惠企”平台实现惠企政策事项发布、申报审核、资金兑付一体化运行,企业诉求按时办结率、满意率均达到99.9%;“泉融通”平台累计上架金融产品383款,为各类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84.4亿元,济南以此获评“2024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”。
成为一名专业跑堂的“店小二”,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能做好的,这需要下一番“绣花功夫”。针对“园区贯通型管理机制不健全”的问题,市政协委员张军娟就提出,探索涉企事项较多的职能部门在园区设立分局或流动窗口模式,逐步实现“企业办事不出园”。还有代表针对“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服务短板”现象,提出完全可以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和共享直播间,让有电商创业梦的年轻人“拎包入驻”,实现零成本创业……
总而言之,做好新时代的“店小二”,不仅要肩上有责,还要眼里有活,真正做到想企业之所想、急企业之所急。根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,济南今年将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,常用证照证明“免提交”事项超过2万个,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压减30%以上。这一组数据的提出,既是政府掷地有声的刚性承诺,也是对自身服务角色的再确认。只有各公共服务部门躬身入局、主动作为,树牢“换位思考、主动服务、有求必应、无需不扰”理念,才能以保姆式服务锁定“项目为王”的扎实定位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铺路奠基。